乾清宫,御书房。
少年皇帝坐在椅中,条理分明地交代着。
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则躬立在前,锦衣官帽、脸色肃然,听着少年皇帝的吩咐,心里却翻腾不止。
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,它还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,此外它还有掌管刑狱,赋予巡察缉捕之权。
而且,锦衣卫直接向皇帝负责,它可以逮捕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任何人,当然皇帝有什么脏活儿也是这些人去干。
所以,锦衣卫指挥使看似权重,看似风光,却少有善终的。
很简单,皇帝是英明的,是不会错的,脏活儿累活儿都交给锦衣卫指挥使去干,但惹了众怒基本都被拉出去背锅平忿。
比如炮制胡惟庸案的第一任指挥使毛骧,掀起蓝玉案的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蒋瓛,替朱八八杀光了有威胁的功臣勋贵,也被朱八八砍掉了脑袋。
还有诬陷周新、冻死解缙的纪纲,攀附刘谨的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与张采,与正德皇帝同睡同吃的钱宁和江彬,都没有什么好下场。
而且,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这句话,对锦衣卫指挥使来说,几乎是不变的金科玉律。
新皇帝嘛,总要换自己最信任、亲近的人来掌握天子亲军。
骆思恭被召至御书房时,已经有了被撤换的心理准备。
对此,他并不觉得如此失落,反倒有些如释重负。
万历朝中后期,张居正的粉丝、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倒台后,骆思恭便升任锦衣卫指挥使。
然后,明朝就发生了大战事,即万历三大征。
在此期间,锦衣卫的主要职责转向了对外作战,刺探情报、传递信息乃至直接参与作战都有参与,出力很大。
从万历十年到天启元年,骆思恭掌卫时间长达四十年,除了为三大征出力,期间也经历“移宫案”这样的宫内大案,也为天启帝位出了大力。
从万历、泰昌到天启,骆思恭算是三朝老臣,也算是个幸运的指挥使。
皇帝没搞什么事情,他也没搞,被撤换下去,也是得了善终的指挥使。
但少年皇帝召见,却不是要换人,而是要继续重用,让他继续刷新在位时间最长的锦衣卫指挥使的纪录。
“厂、卫并列,这是定例,以后还是如此……”少年皇帝的声音在屋中回荡。
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,活动加强,常合称为“厂卫”。
但多数的时候,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,只对皇帝负责,不经司法机关批准,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。
对朱由校来说,这很好嘛,既是平衡,也互相制约,一家独大可是不行。
“按照定例,东厂有缉访刺探之权,以后便恢复定例,所捕人犯还是交由北镇抚司审理……”
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、抓人,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,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;但到了明朝后期,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。
侦缉、抓捕、审讯,东厂把后世公安、检察、法院的职权全担了。这哪行,任何一个穿越者都能看出问题,权力太大了,难以控制。
骆思恭躬身应答,“臣遵旨。”
皇帝虽年轻,但见事明白,只这两条所谓的定例一恢复,锦衣卫与东厂便能并驾齐驱了。
东厂厂督的人选基本确定,就看魏大爷识不识相,老不老实了。
因为东厂的属官掌刑千户、理刑百户由锦衣卫千户、百户来担任,负责侦缉工作的“档头”、“番子”也是由锦衣卫中挑选的精干分子组成。
所以,朱由校要对骆思恭耳提面命,既是制约东厂,也是对锦衣卫严格要求。
“锦衣卫与东厂乃朕之亲军、耳目,言行风评直接关系到朕的名声。”
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.a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