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9章 开荒水利(1 / 2)紫菜虾条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村寨广场上。

王明将缴获的石锄和骨铲与本族的农具点算好,又将部落的人口叫到一起。

一共有二百六十把石锄和五十块锄石料,骨铲的总数达到一百六十把,还有一百块动物肩骨。

“我们部落有三百二十五人,其中有一百四十四个壮年男女,三十个老人。”

“再加上八十个六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也可以帮忙干活。”

“就是说我们有二百四十四个劳动力!”

“农具的数量是足够有余的。”

王明拿着树枝,在两块软泥板上,记录了部落的人口状况和农具的数量。

统计可以让人快速了解部落的情况,进而筹划工作。

而统计需要用到记录工具,部落人常用的结绳只能简单地记录数字,由于落后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,所以原始部落没有产生文字。

王明作为穿越过来的人,在思想上比他们先进一个维度,他很清楚文字的作用。

他尝过很多文字载体,比如木头和石板,可这些东西的表面很不平整,在上面书写时很困难,兽皮是不错的载体,但太昂贵了。

于是,摊泥板便成了他作为记录资料的材料,记录和统计可以让他快速了解部落的状况和管理好部落。

将记录好人口和农具数量的两块泥板放进物仓里,王明带着族人拿上工具走出村寨。

此时已是冬季时节,村寨外面的野草变得枯黄,这样草很容易燃烧。

王明来到一块选好的地,便吩咐族人将这片区域内的野草焚烧。

族人有刀耕火种的丰富经验,他们懂得清理隔离带,还会把区域内的一些较难烧的树木砍伐,使地更好地焚烧。

在这片原始草丛上,燃起熊熊大火,灰黑色的浓烟徐徐上升,耕种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第一步。

大火熄灭,留下一大片黑色的灰烬。

王明拿出一捆麻绳,在这片灰烬上画出耕地、走道、灌溉沟的标记。

这捆麻绳叫尺绳,上面标有米数,这是部落的初级度量衡。

标注的米数不需要跟后世的米数一模一样,后世也有不同的长度单位,这对科技的发展的影响并不大。

他将二十五米乘以二十五米的区域面积作为一亩田,划分田地除了能更好地分配与统计外,更能方便族人对田地里的作物进行肥水管理和采收。

王明每丈量一个区域,就会用石锄挖出一道痕迹,并不时用尺绳量度长度,他打算先开垦一千亩地,也就是不到一平方公里。

田地的选址,首先要靠近水源才能便于灌溉。

他选择的耕地在村寨的周围,是沿着村寨东面的小河(草河)与南部的凤河边修建的田地。

为了这次的开荒,整个部落的劳动力都出动了,秋收得到的黄豆是足够族人度过冬季,木羽和鱼弓等二十个男人会去巡查鱼笼与脚套陷阱,每日都能带回一定的肉食。

“我们部落有两百五十个劳动力,开垦一千亩地,平均一人要开垦四亩地。”

“据巫说,还有两个月才到春季。”

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.a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