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田分地,在几百年后都是大杀器。
何况明末这时候?
虽然说要交一半收成。
但这年头的佃户正常就是要交一半收入给田主。
换来的就是不服徭役和不交杂税,不受衙役和地方帮闲的恶气。
有底气的主家,根本不将这些官府的人看在眼里。
这也是很多官绅家族,原本没有什么家产,当官几十年后,少说几千万亩地的原由。
官绅,生员,武官,勋贵,太监。
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。
金字塔的少数人占据了多数的利益。
大量的普通人越来越活不下去。
到了崇祯年间,小田主甚至普通的生员和底层官员,也逐渐难以支撑了。
田赋看似增加不多,三次加征的辽饷其实是清朝正常的赋税水准,康熙还鸡贼的表示永不加赋,他征收的赋税原本就是比明朝高的多。
但清朝立国之初,完全扫荡了汉人的官绅阶层,在江南更是杀的人头滚滚。
这就是区别所在。
清的执政基础是八旗,可以完全不在意汉人官绅,只视为打杂的奴才就好。
八旗才是小伙计,汉人官绅就是包衣奴才。
明的勋贵和太监阶层在清又不存在。
皇族则高高在,皇帝是大股东,八旗诸王贵族是小股东。
这和汉人王朝,皇族和官绅共治天下是两码事。
朝廷能得到大部份的赋税收入来支配。
当然大头会给八旗,这也是清财政支出最重要的一环。
也是新的利益分配。
明朝末年,就是旧有的分配机制失灵,大半收入到不了朝廷之手,百姓反而越发困苦。
崇祯年间不是不收商税,事实不仅收,还加倍征收。
但屡次加赋加税,收入却是越收越少。
没招,就是崇祯施政不得法,胡乱折腾的结果。
就眼前这些军户,比最惨的佃农还惨。
看到这些高官的族人被打死,他们冷眼旁观,甚至恨不得自己手,这在明末是绝对正常的情形。
只有少数宗族抱团居住的地方,族长是官绅,平时对族人不是太苛刻,主家吃肉,族人喝汤,差不多能举族一起抵御外敌。
这样的有见识的官绅,也是少之又少。
但一旦有,也是会迸发不小的力量。
南方有不少类似官绅家族,剃发令下达后,也是这些人能动员地方起兵抵抗,他们的动员能力,可比官府强的多了。
……
杨云奇飞速向前跑着。
那些灰袍汉子被他甩远了。
但他没有注意到杨九拿着棒子斜插着追过来。
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.a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