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晔与皇后何氏正沉浸在德王指婚的喜悦当中。
回想皇室刚从凤翔回来的时候,那真是即欣喜又心酸。
欣喜的是,自己一家终于回到了大唐帝国的权利中心了,到了这儿,自己就是真正的皇帝。
心酸的是,长安的残破和落寞就像是个进入暮年的老人,蹒跚而行,跌跌撞撞。
满朝的官员都在做着表面工作,看不到他们拥护皇家的真心。
太极宫的残破,让李晔心里难过,眼圈红红的。
“圣人,还是看开些吧。”
何皇后看着破败的宫殿心里也不好受,可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,她要宽慰圣人。
“唉,李唐天下败在我手啊!”
大唐近三百年的江山社稷,难道就真的要断送在自己手里吗?
刚回来消停几天,崔胤就三天两头的入宫觐见,要求彻底斩杀宫内的宦官。
几次三番之后,李晔被逼无奈只得同意了。
是夜,上千甲士摸黑进入掖庭,把这里有名有姓的宦官屠杀个遍,掖庭里哀嚎哭泣声不绝于耳,血流成河,人头滚滚。
更有逃命的宦官逃到太极宫的角门,拼命的拍打,砰砰声和求救声让李晔一家听的战战兢兢,担惊受怕了一夜。
第二天,李晔看着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瑟瑟发抖的仅余的这些小宦官,长叹一声,相对无言。
崔胤这回开心了,宦官势力彻底瓦解,我看还有谁?!我们世家的春天来了!
一进入三月,崔胤就打起了小九九。
现在的朝廷可以说他独揽相权,能跟他竞争的人都被他撤职或者贬谪,他一时风头无两。作为清河崔家的一员,背后的家族势力庞大,要钱有钱,要人有人,可就是没有一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军队,这让他很不甘心。
朱全忠能在数千里之外遥控朝廷,无非是握着宿卫兵权。若自己以世家身份,保驾功臣和当朝宰相资格控制禁军,难道还不能稳执政柄么?
崔胤将朝廷大权和禁军兵权连在一起。
这就是他的野望,没有军权的宰相就不是个好世家!
皇帝和皇后都不是傻子,也不是庸人,他们能不知道兵权的重要性吗?
现在宿卫京师的是朱全忠的军队,想杀人就杀人,来去自如,根本就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,就连皇宫宿卫都不是自己人,他哪还有安全可言?
“圣人,如今我们只能依靠崔相了,他现在办事还算妥帖,不若让他从中联络,各家应能支持。”
现在的形势已经容不得他们深思熟虑了,李晔生怕哪天朱全忠的屠刀就会落到自己脑袋上。
就在此时,崔胤找上门来,还是老手段,先是一阵吓唬,然后就提出重建禁军的想法,还主动提出给梁王去信,解释重建禁军的理由。
信中大意是,李茂贞辈近日又复故态,蠢蠢欲动,长安不可不为守御之备,而关东未宁,淮南仍嚣,王爷不能全力保卫京师。京师除贵贤侄所领之外,旧六军十二卫俱皆名额空存,编制实无。朝议拟召募壮士,恢复旧额,使王爷东讨无西顾之忧,国家有根本之固。
他让人把梁王心腹李振请到了相府,将书信给他过目,然后请他转交。
李振看了书信,心里冷笑。
你们这些家伙,当我是傻子么?这么低劣的计谋也想蒙骗我?!
他一看到这封书信,就知道崔胤打的什么主意,不就是想要重建禁军,掌握军权么?!当我不知道?
李振回到府邸,也写了一封信,随着崔胤的书信一同去了汴州。
在信中,他明确的分析了这事的前因后果,得出了一个判断,这是崔胤的阴谋,就是为了获得禁军军权。
待到朱全忠从青州行营回到汴州,把这两封信一一观看之后,就嘿嘿直乐。
他一眼便看出了崔胤的野心,看完李振的信之后,更是认同李振的想法。
李振在信中给他出了一个主意,让梁王将计就计,答应他们的请求,同时暗使自己军中的健卒前去应征,混入禁军之中。
朱全忠看罢就笑了,果然是我的第一谋臣。
于是,就按照李振的意思,给崔胤去了回信,在信中大加赞赏崔相为国尽心,思虑周全。
崔胤接信后大喜,急忙去找皇帝李晔,两人开始筹划重建禁军事宜。
李晔正求之不得,立即下勅书,在京师及三辅到处张贴露布,悬格招募。
为慎重其事,京兆伊郑元规为六军十二卫副使,具体负责召募和组训,陈班为威远军使,崔胤则被明旨兼“判六军诸卫事”,开创了大唐王朝由首相兼职禁军统帅的先例,圆了崔胤的美梦。
这次重组的六军为左右龙武军,左右神武军,左右羽林军。
每军设步军将四人,每将领兵二百五十人,设骑军将一人,领兵一百人,一军有兵员一千一百人。
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.a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