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将儒家和诸子百家对圣人的理解汇总起来,也就是圣人的真容了,因为并没有矛盾,不过儒学强调的是整体,诸子百家强调的是某个特征。
在《孔子家语·五仪》中,提到了孔子对圣人的描述,虽然此书真伪有辨,但这段话却对圣人一词的真实意涵做出了最详尽,最贴切的解释:
所谓圣人,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,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。
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。与天下的一切生灵,世间万象融洽无间,自然相处,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,内心光明如日月,却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众生,凡夫俗子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,即使了解一点,也无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边际到底在哪里。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圣人。”
“之后其实对于圣这个称呼用的并不少,什么诗圣、酒圣、剑圣等等等等。”
“韩老师,这些圣和孔子那个圣人,是不是不是一个意思?”
“那是自然,差距还是蛮大的。”
“不过有一位大儒先生曾经提到过两个半圣人的说法。”
“两个半?”
“他曾提出: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,一个是孔子,另一个是王明阳,半个是曾国藩。”
“曾国藩?王阳明?”
“先简单说说孔子吧。”
“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,人心不古,世风日下,周王朝建立起来的礼乐文化被破坏得支离破碎,此时的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道德秩序和价值体系,来推动社会的文明发展。
而文化、教育被掌控在贵族阶层手里,文化教育被垄断,非常不利于社会发展。
孔子适时出现,创立了儒学,又周游列国,开办私学,把文明的火种撒播在各地,从文明传播、文化传承、教育贡献等诸方面来说,孔子完全对得起圣人的称号。
如果没有孔子,世风日下的局面就会像茫茫黑夜一样,不知要多久才能看到曙光。
南宋大儒朱熹对孔子有一句评价:天不生仲尼,万古长如夜。可以说,这句话把孔子的作用、价值和贡献完全展现出来了。”
工作人员的笔尖跳动的飞快。
“王阳明是明代大儒,被人尊称心学大师,他独辟蹊径,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他提出了知行合一、致良知的观点,认为事理无穷无尽,倡导人们遵从内心感受去追寻理,这种观点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。
并且,王阳明反对人们盲目去崇拜孔孟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,要结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,有取有舍地继承。
更重要的是,王阳明强调天地万物以人为中心,这跟现代社会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完全一致,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,具有突出的前瞻性。”
“这…”
工作人员瞠目结舌。
“曾国藩被看作是半个圣人,倒是有所争议争议。”
关于曾国藩的故事你应该知道。
他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,曾国藩的学问和贡献都是可圈可点的,他熟读经书提高自我修为,创建湘军,镇压太平起义,倡导洋务运动,制定家训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曾国藩一生忠君爱国、忧国忧民、为国为民,作为臣子,可以说,他是一个完美的人。
那位先生非常看好曾国藩,曾对他给出极高评价,说道:吾以为曾文正公今而犹壮年,国必由其手获救。
然而,近乎完美的曾国藩,仅仅被看作是半个圣人,恰恰是因为他的愚忠。
清王朝晚期因为软弱无能而风雨飘摇,已经失去民心,曾国藩却愚忠地卖命,残酷地镇压太平天军,从这一点来看,他缺乏那种悲天悯人的大格局,这是他不能算作圣人的根本原因。”
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.a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